勻漿儀生產廠家,儀器儀表如何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化
- 發布時間: 2020-09-01
- 閱讀: 次
大學、研究所里的一項項科技成果,在科研人員發表論文、評完職稱之后,真正走向市場的并不多。這里邊固然有科技成果不考慮市場化的因素,更有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關鍵環節需要打通的問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中科院“科技副職”這一院地合作模式,正在為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提供一條快捷通道。激發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這需要科研院所的市場化意識,企業的主動出擊,更需要政府的強力助推。勻漿儀生產廠家
“要讓一項科研成果、一項技術革新真正走向市場,企業要投入的太多太多?!被叵霂啄陙磙D化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新技術的經歷,遼寧中科納新金丸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福銀向記者感嘆。這兩年,何福銀接觸最多的一個是技術合作方、中科院化學所新材料實驗室主任宋延林,另一個就是中科院沈陽分院的高級工程師、自2011年開始在丹東掛職市科技局副局長的林玉英。在中科院沈陽分院的牽線搭橋下,丹東金丸公司和中科院化學所建立了合作關系,聯合開發一種“非感光、無污染、低成本”的新型制版技術。為有需求的企業聯系對接中科院研究所相關領域的創新技術,提升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是林玉英作為“科技副職”的重點工作之一。這種院地合作模式促成了一批具有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在遼寧實現落地和成果轉化。